數位經濟火箭,你搭上了沒?新興職缺大解祕|《30》雜誌

數位經濟火箭,你搭上了沒?新興職缺大解祕|《30》雜誌

30雜誌,今天就要的競爭力 2016-07-03 17:49

WE WANT YOU! 掌握數位經濟的關鍵能力,現在就登上火箭!

數位經濟火箭,你搭上了沒?

新興職缺大解祕!

【文/謝明彧、吳思旻】

7 月,是許多人走出校園、開始進入社會的季節。面對各種通往未來的道路,要怎麼選擇職涯的起步?

曾任Google營運部門副總裁、現任Facebook營運長的雪柔‧桑德伯格(Sheryl Sandberg),曾獲選為《時代》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,並連續6年被《財星》雜誌選為50大最有權力商業女性,她在全球暢銷書自傳《挺身而進》中,分享她的選擇之道。

她曾在美國財政部工作4年,目睹千禧年時第一波網路狂潮下,科技如何改變所有人的溝通方式和生活,決定離開公職,前往矽谷。在當地,她面試了許多公司,其中一家,是Google。

當時Google還只是個新創公司,員工不到1000人,CEO施密特(Eric Schmidt)為她開出「事業單位總經理」的職缺。聽起來很棒,但那時Google根本沒有劃分什麼事業單位,這位置不只實際上無事可管,而且層級還比其他公司開出來的選擇低,「更重要的,我完全不清楚那份工作到底要做什麼」。

然而施密特的回應,卻讓桑德伯格毫不遲疑地做出選擇。

施密特一手蓋住試算表,告訴她:「別傻了,挑選工作唯一重要的選擇標準,就是『快速成長』。」當公司快速成長時,要做的事情比做事的人還多,人就會不斷學習與成長,並到處有表現機會,「如果有人給你一個火箭上的座位,別問位子在哪裡,上火箭就對了!」

於是桑德伯格進入Google,人生隨著Google這艘火箭一飛沖天;6年半後,她秉持同樣信念,婉拒其他公司更高頭銜的邀請,決定搭上第二艘火箭,加入Facebook擔任層級較低的營運長,為23歲馬克‧佐克柏(Mark Zuckerberg)工作,一路成為當今的「矽谷第一號女性」。

「請把職涯試算表縮減到只剩下一欄『成長潛力』,」走在市場前頭,追求高成長又有潛力的公司,正如2012年她在哈佛商學院的畢業演說上再次勉勵畢業生的話:「如果你有機會登上一艘火箭,上去就對了!」

 

■想一飛沖天?請搭數位經濟火箭

然而對現在台灣年輕人來說,眼前是否還有火箭存在?

70年代,也許可以乘著晶圓代工,和台積電一起起飛;80年代,IC設計當紅,選擇半導體產業,就有高飛的機會;90年代,智慧手機設計製造當道,選擇宏達電就是未來。然後呢?

傳統明星行業成長漸緩,甚至逐漸衰退、消失,這樣時勢更迭速度比想像中快。1950年代,《財星》500大企業平均存續期為75年,但現在被預期存續期只剩5~15年。今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(WEF)公布研究報告「­e Future of Jobs」,針對全球15個主要已開發及新興經濟體做調查,到2020年,將減少超過500萬個工作崗位。

或許你覺得,只要保有知識專業,就能保持職涯不敗。但看到人工智慧AlphaGo 擊敗與南韓棋王李世乭的對弈,電腦勝過人腦、機器人取代真人的時代眼看就要來臨。未來5~10年內,金融交易將位移至機器介面,銀行行員需求大幅下降,機器人取代大量勞工、人工智慧將和股票分析師競爭、演算法把律師淘汰......,現有職業到了2025年可能有半數會消失不見,世界的變化,已經完全超出我們想像。

但慶幸的是,當某些工作被淘汰時,同時間也會產生新的工作。就算世界變化速度比火箭還快、就算曾經的火箭看似漸漸熄火,然而還有更多新火箭蓄勢待發,等著從陸地上起飛。

10年前,全球只有IBM一家科技公司擠進全球市值前10大。2016年,根據Bloomberg資料,全球市值前10大企業中,科技公司占了5席,分別為Google、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、臉書,這些公司皆是透過網路崛起的企業。全球最大線上零售商Amazon市值,去年超越全球最大傳統零售店Walmart,躍居全球最大零售商。

發現了嗎?隨著智慧型手機、行動載具的普及,以及社群的推波助瀾,網路帶來的改變席捲世界,所有現象都說明了,產業快速位移,網路是下個時代的經濟命脈,就像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曾說,網路產業是全球經濟轉型的新引擎,也是年輕人的機會。

數位經濟將是產業新秀,也是下一波火箭的生產基地。

■空位一堆,台灣卻沒有足夠人才

當業界最大的成長動能來自網路,數位浪潮乘載的是每年至少20%快速成長的產業型態,橫跨電子商務、金融科技、物聯網、社群媒體、行動廣告等熱門領域。根據104資訊科技的報告顯示,國內軟體人才需求已在今年首度超越硬體人才;其中以軟體工程類人員缺口最大,達2.7萬人,較去年增加12%,比前年增加49%。

而每半年舉辦一次網路業徵才的「AppWorks Ecosystem 聯合大徵才」,今年的夏季徵才活動集結了105家網路科技公司,共提供857個職缺。不意外的,軟體工程職仍占最大宗,約40%,但從職缺可觀察到,軟體工程師從過去專注於Android、iOS手機應用開發的需求,正緩緩移轉至精通數據演算分析的數據工程師;電商相關職缺、社群行銷、行動廣告、產品經理等整合型的數位經營人才,則占了約30%職缺數。

「新產業新工作非常多,但幾乎沒有學校針對這些新職缺,開出對應的科系,」長期關注網路發展的AppWorks之初創投創辦合夥人林之晨直言:「網路業缺工嚴重,人才很難找」,舊人才無力因應數位化新需求,新人則還沒有學校培養出來,形成企業缺工、求職者卻高失業的人力斷層,教育與就業市場之間的鴻溝愈來愈大。

就像學校有電子、電機、機械、資工、設計等不同類別專科,但創造一台機器人,從外型、硬體到軟體,就涵蓋了上述5種科系的專業;人工智慧專家,更是在程式語言的基礎上,還必須懂心理學、社會學等其他領域專業;就連最常見的行銷企畫職缺,也都因應社群網站的興起,必須搞懂統計系的統計分析、傳播系的圖文整合、資訊系的程式語言等才能勝任。

世界變化太快,產業轉型太慢,連帶導致學校教育也無法跟上產業變化。過往台灣教育體制在長期代工思維下,培養的盡是傳統產業所需的「專才」;然而當所有產業服務都要適應軟體化、網路化時,產業需要能跨界整合的「通才」時,台灣的教育體系卻沒有供給。

現在你已經看到火箭了,但想坐上你想要的位子,你必須先自問的是:我準備好了嗎?

■3大數位能力:非科技專才也能成為搶手人才

新科技浪潮不斷推進,對理工資訊科系的人來說,似乎不用擔心搶不到火箭上的好位子;但對文、法、商背景的人,難道只能望著火箭,看它升空嗎?

林之晨說,只要加強對數位化的了解,非理工出身的人,一樣可以讓自己具備數位經濟所需的思維和能力,核心方程式就是:「數位×專業」。

舉例來說,傳統行銷人,可能難以轉職成為專業軟體工程師,但可以培養網路核心技術,包含對資料的洞察,將抽象數據具象化,解讀問題背後的問題。你是不是有能力,站在使用者角度,提供有價值的行銷方案,並且透過數據不斷進行擴散和優化,就是「數位×行銷」的命題。

只要願意,人人都有機會上火箭,關鍵在於掌握3種基礎數位能力:

1. 懂程式的運作邏輯:

想跨入數位領土,首要理解這裡的溝通語言:程式。

林之晨比喻,就像想去美國大都會工作,不可能一句英語都不會說。不只生活會成問題,工作也無法和同事合作。

如果把數位經濟產業想成一座城市,那想要在這座城市生活、找到好工作,你就一定要會說這座城市大家通用的語言,這時懂不懂程式,就決定你可以走得多遠、爬得多高。

因為數位經濟產業大部分的產品和服務,都是透過網路去傳遞,而程式就是網路運作背後的基礎架構。不懂程式,你就很難與相關領域的人溝通,也很難理解所有事情到底是怎麼運作。

「我們應該視程式語言為21世紀最重要的外文,」林之晨強調,程式教育不是要每個人都變成資訊工程師,而是你至少能夠理解程式背後所代表的問題與意義,你才能告訴電腦它應該做些什麼;進一步,你才能夠累積自己對於網路產業的觀察與洞見,「理解電腦和網路是怎麼運作的,這是進入相關產業最基本的知識門檻。」

 

2. 理解數位經濟生態圈:

第二個能力,理解數位經濟生態圈如何運作。

林之晨舉例,網站經營非常強調流量,想增加流量,一定得先知道有哪些做法可選擇,是依賴Google自然搜尋結果、或是在Google下關鍵字廣告?還是從Facebook的粉絲頁導流,那要不要下Facebook廣告?又或是從特定論壇下手,甚至是透過自動化交易廣告等等。而這些流量來到自家網站,如何把他留下來,讓他變成第一次使用用戶?一次性來客,怎麼進一步成為長期用戶?

這些都要分析用戶使用行為,然後對比自己在網路服務的整個生態系中,扮演什麼角色,生態鏈上、下游又是誰,才能夠串接起所有連結,達到想要的目的。

「對網路整個生態系,擁有一定的基礎理解,就是在數位經濟產業中存活的第二種能力,」林之晨比喻,這有點像歷史跟地理,在實體的世界裡,你想把東西賣到海外,一定要了解各國領土在哪、有哪些資源、住著哪些民族、風土民情又是如何,才能用他們習慣的做法,把產品順利打入那個國家。

「在數位世界中,數位領土不是由國家來劃分,而是各種不同的網路服務,」林之晨說,例如搜尋是Goolge、社群是Facebook、即時通訊是LINE......理解這些不同網路服務存在哪裡、差異是什麼,彼此又是怎麼互相關聯,哪些族群會使用哪些數位服務,沒有這些知識,你就無法打入這個數位世界。

 

3. 數據解讀能力:

第三個能力是收集、解讀、分析跟利用數據去做決策的能力。

林之晨解釋,數位經濟產業最大特色,就是當用戶在使用產品時,會產生大量數據,怎麼去收集這些數據,然後正確地歸類,並做有意義分析,最後透過數據分析結果,讓自己知道自己上個階段所做的決策是對還是錯,又該怎麼去修正,來達到更好的改善,「能夠解讀數據,才能讓自己在數位產業中持續進步。」

 

■3種職場軟實力:養成你的數位腦

然而上述3張數位世界的進入門票,卻沒有哪個學校或補習班有特別開班授課,就算找出一些關鍵字,Google下去結果卻又是成百成千頁,該怎麼才能快速理解與掌握?

104人力銀行研發處協理李魁林表示,數位經濟產業的知識,不是學校不教,而是沒辦法教。因為這些新冒出來的產業領域,其實是奠基在過去許多領域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,「學校沒辦法把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告訴你,只能把過去曾發生的事的細節和原理告訴你。」

所以與其責怪學校授課內容和產業需求落差太大,不如反思:如果學校沒教新產業的知識,那學校到底教了我們什麼?又該怎麼做好準備?

李魁林強調,不管是剛出社會還是已經在社會上一段時間,有3種基本軟實力,你一定要有,就是「學習力」、「問題分析力」和「溝通力」。只要有了這三者,不管之後遇到什麼產業和課題,都能夠快速進入狀況、有效解決。

1. 學習能力:

學習力就是「快速理解新知識領域全貌」的方法。

很多人批評,學校學的,出社會後能用上的只有一小部分。李魁林大學學的是數學,每天都在證明公式和理論是否正確,「學這些到底有什麼用?」然而當他進入職場,才明白在大學學的,「是怎麼做出完善的邏輯推導能力」。

因為邏輯就是用已知並確定的,去比對、證明還未知的部分。所以對於新產業,就算不是全懂,但也可以針對自己已知的部分,比對確認還不知道的部分,判讀有哪些重要關鍵字可延伸,進而深入了解。

例如當他想知道機器人相關知識, 透過Google,發現機器人和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慧都有關。因為機器人的表現,需要透過各種偵測器監控與累積數據,分析後才能創造出更好的人工智慧,讓機器人未來表現更好。

 2. 問題分析的能力:

不管在校或在職場,老師或主管讓大家做專案,小組討論時,必須發現問題,確認要解決什麼問題,「其實都是在訓練問題分析能力:怎麼問對問題,又如何找到解決方案」,李魁林說,所以重點不在具體專業,而是過程中,你是否知道評斷問題的原理與原則。

3. 溝通能力:

在進入職場前,大家都是同儕,不像職場中有競爭、合作、互動等。但一進入職場,這些事馬上就會遇到。該怎麼做,學校通常不會教,不過李魁林提醒,溝通能力的好壞,關鍵在於「能否有邏輯地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」。

可以說,其實我們生活中常常在溝通,但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做、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在哪,又該怎麼提升相關技巧。只要能夠察覺、反省、改善然後活用,就能幫自己提升。

 

■跟產業曲線選工作,挑對火箭

然而數位經濟帶來這麼多新興產業,怎麼選才不會選錯行?

李魁林說,話題熱門,不代表產業未來美好,關鍵在於「分辨一個產業是話題泡沫,還是真的有市場」。驗證方法有兩個:一是看產業報告檢視發展曲線圖,二是打開人力銀行看職缺數。

「任何新產業,都有生命週期,一開始會衝得很快。如果無法在社會普及,就會掉下去,直到消費大眾漸漸普及,成長力道才又繼續回升往上,」李魁林說,根據「產品生命週期理論」,當新產品導入市場,或許議題很熱,但除少數追求新奇的人外,大眾不會購買。

所以,開始可能會有許多廠商投入,但過一段時間,由於營利不如預期,許多因話題而加入市場的廠商便會退出。

但能繼續存活下來的,就有機會能等到曲線反轉的時刻,並進而成為火箭。例如Google、Facebook其實都成立於網路泡沫破滅的2000年左右,最後卻存活下來。而那時間點加入的人,現在也都成為科技業重量級人士。

「如果看產業報告對你來說太難,最簡單的方法,看職缺數,」李魁林笑說,還在發展初期的新科技,每天都在燒錢,徵人往往謹慎;但熬過最苦時期、開始看見市場向上成長的企業,就會開出更多職缺。觀察一個新興科技產業徵人的數量,也能協助判斷這艘火箭是蓄勢待發,還是可能還沒起飛就熄火。

如果你是有豐富產業經驗、資歷的人,挑選火箭更是充滿機會!104資訊科技資料顯示,資訊長(CIO)、技術長(CTO)、資安長(CISO)等關鍵主管,已成企業CEO商業決策核心幕僚,近兩年成長幅度強勁。其中「研發部門高階主管」及「資訊部門高階主管」的年增幅均達3~4成。他們的工作,不再只是做系統維護與營運;更具挑戰的是,必須帶著「數位腦」,成為組織內創新技術的推手。側重營運策略思考、發現新商機創造獲利、以協助發展新事業,「這在成長快速的產業中,更是爭搶的人才。」

放眼當前數位經濟趨勢,雲端科技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FinTech、社群經營、電子商務、網路影音等,都已是明確下一波產業發展方向。對應而生的雲端系統架構師、物聯網工程師、資料科學家、社群經理、電子商務顧問、影音製作人等,也都成為人力銀行網頁上確實需求的職缺。

網路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:「選擇,比努力更重要」。這句話的意義不是否定努力的重要,但同樣資質、能力和努力,選擇哪個產業、哪家公司作為職涯道路,最終目的地將截然不同。你想搭上火箭飛向天際?還是只能搭上老爺車堵在路上?

不必再擔心自己沒有資訊背景,難以打入新科技帶動的新興產業。不同人生階段都應該跨界學習,帶著你原先擁有的專業能力,在不同領域中發揮自己的潛力,你要哪個新興產業新工作?由你決定!

(本文摘自《30》雜誌2016年7月號《熱門職缺 2016求職指南》

【更多精采內容請上《 30 雜誌 www.30.com.tw 》;歡迎加入《30》雜誌 www.facebook.com/30monthly 粉絲行列 。未經授權, 請勿轉載!】

熱門文章
影/打開餐盒蛆在爬!桃園4.5星燒臘飯出事 「保護色」活體蠕動畫面曝
影/打開餐盒蛆在爬!桃園4.5星燒臘飯出事 「保護色」活體蠕動畫面曝

中天新聞

當天還上傳影片…90萬「飛飛一杯酒」心臟病猝逝 享年34歲
當天還上傳影片…90萬「飛飛一杯酒」心臟病猝逝 享年34歲

中天新聞

以為不油=養生!愛吃2食物「恐釀脂肪肝」 營養師:很瘦也會有
以為不油=養生!愛吃2食物「恐釀脂肪肝」 營養師:很瘦也會有

TVBS新聞網

台北市要發錢了!限量1500元運動金快來領 逾百間館場都能用
台北市要發錢了!限量1500元運動金快來領 逾百間館場都能用

中天新聞

穀雨禁忌一次看!「4生肖」難躲血光之災 命理師:嚴重恐致死
穀雨禁忌一次看!「4生肖」難躲血光之災 命理師:嚴重恐致死

TVBS新聞網

鋒面入夜殺來!「半個台灣」雷雨狂炸 這天風雨更大
鋒面入夜殺來!「半個台灣」雷雨狂炸 這天風雨更大

TVBS新聞網

89
0
分享